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
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
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
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
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
【注释】
律仪:指佛教戒律。传教诱,诱导他人信仰佛教。僧腊:指和尚的修行年数或资历。树色依禅诵:树木的颜色随着禅诵的节奏而变幻。禅诵:佛门中的诵经念佛声。宝龛:佛祖的宝塔。末劫:末法时代或末世。南朝: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形容夜晚静谧的景象,竹风和月光都显得格外清晰。
【赏析】
《赠鉴上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清寂、幽美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僧人的赞赏之情。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高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首联两句“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直接点明了主题——禅宗僧人。律仪,即佛教戒律,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规则。传教诱,是指佛教徒通过传播佛法来教化众生。僧腊,是指和尚的修行年数或资历,这里指的是这位僧人已经修炼了很长时间,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老烟霄,形容僧人的高寿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颔联“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树色,指树木的颜色,随着禅诵的节奏而变幻;泉声,指泉水的声音,进入寂静的境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和泉水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可爱。
颈联“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则是对这幅画面的进一步描绘。宝龛,是指佛祖的宝塔。末劫,指佛教的末法时代或末世。南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这里用“宝龛”和“画壁”两个意象,暗示了佛教的衰微和人们的信仰缺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变迁和沧桑的感慨。
尾联“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则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深竹风开合,形容夜晚静谧的景象,竹风和月光都显得格外清晰;寒潭月动摇,描绘了月光在寒冷的潭水中摇曳生姿的情景。这些自然元素与前面的诗句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整首诗以清寂、幽美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僧人的赞赏之情。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修行过程以及环境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淡泊、高远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变迁和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