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诗句解读:

  1.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 继好中司出:指汤中丞(汤和)作为朝廷的使者或官员,从中央派出前往边疆执行任务。
  • 天心外国知:表示皇帝(天心,暗指皇帝的心思)对汤和的任务充满信任和期待。
  1.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 尧雨露:指帝王的恩泽,象征汤和的使命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和恩惠给远方的国家。
  • 汉威仪:指汉朝的礼仪制度,汤和此行不仅是传递恩德,还有展示中华文明的一面。
  1.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 陇上应回首:指在甘肃(陇)的高原上,汤和可能会有回顾之情。这里的“回首”可能含有怀念故乡或是对国家大事的沉思。
  • 河源复载驰:描述汤和将乘坐船只穿越黄河源头,继续他的旅途。这里的“驶”强调了旅行的动态与迅速。
  1.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 孤峰问徒御:在荒凉的山峰上,汤和可能向随行的旅伴或助手询问行程中的问题。
  • 空碛见旌麾:描述在辽阔的沙漠地带,可以看到远处飘动的旗帜或标志,这象征着团队的统一和方向指引。
  1.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 春草乡愁起:随着春天的到来,草原上的新草使得汤和感到一种家乡的思念之情。
  • 边城旅梦移:表达了他在边远城市的生活中,对家乡的梦想也随之变化,可能因为思乡而影响了心情或工作。
  1.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 莫嗟行远地:汤和在此表达自己并不觉得遥远或辛苦,而是认为这是履行他的职责和使命。
  • 此去答恩私:强调此次远行是对皇帝的一种回报和私下的承诺,不仅仅是为了任务本身,还包含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回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古代使节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诗中不仅描绘了汤和的行程和他的情感变化,而且反映了古代外交的庄严和使者的责任重大。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使者工作的尊重和对国家使命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