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未到九华山,终日披图一室间。
秋寺喜因晴后赏,灵峰看待足时还。
猿从有性留僧坐,云霭无心伴客闲。
胜事倘能销岁月,已𢬵名利不相关。

题西隐寺

三年未到九华山,终日披图一室间。
秋寺喜因晴后赏,灵峰看待足时还。
猿从有性留僧坐,云霭无心伴客闲。
胜事倘能销岁月,已𢬵名利不相关。

注释与赏析:

第1-2句

  • 注释:三年来未曾踏足九华山。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九华山的向往以及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三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景的期待。

第3-4句

  • 注释:秋天的寺庙因为晴天后的欣赏而感到高兴,看到灵峰时觉得满足。
  • 赏析:这里反映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山中美景的深刻感悟。晴朗的天空和灵峰的美景给诗人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

第5句

  • 注释:猿猴表现出对僧人的依恋,它们似乎具有某种与人为善的情感。
  • 赏析:猿猴的行为展示了自然界中动物与人和谐共存的场景,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6句

  • 注释:云彩飘渺,似乎无心于陪伴客人悠闲地散步。
  • 赏析:这里的“云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云彩仿佛没有目的地自由漂浮,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第7句

  • 注释:美好的事物若能让人忘记时间,那么名利便不再与之关联。
  • 赏析: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种人生哲理,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是超越物质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并试图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达到心灵的净化。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