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注释】

篱落:篱笆。

田家三首:指《田家》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烟火:柴草。

谈:议论。

庭际:庭院里。

麻:一种植物的茎。

寂历:稀疏。

蚕丝:指蚕茧。

输税:交纳赋税。

机杼:织布机和纺织用的梭。

里胥:乡官。

后租期:最后缴纳租税的期限。

车毂:车轮。

公门:官府。

推恕:宽容。

鞭朴:鞭打用木棍。

经营:筹划、处理事务。

肌肤真可惜:真是可惜呀!

迎新在此岁:在新的一年里迎接他。

踵前迹:跟在别人后面走。

【赏析】

《田家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组诗之始,写农人生活,表现农民疾苦,揭露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全诗四句八行,每行五字,押入声韵部。语言朴实,风格平易,但感情深厚,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生活的困苦,也表现出杜甫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首联“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描写了农家黄昏时的景象。篱笆将炊烟与外面的烟火分隔开来,四周邻居在傍晚时聚集在一起交谈家常,这种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乡村的生活气息。这一句通过描绘农村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为后面的叙述做铺垫。

颔联“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继续描述了农家的生活场景。院子里传来了秋虫的叫声,而稀疏的麻叶也在微风中摇曳着。这里的“庭际”、“秋虫”、“方寂历”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了农家夜晚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

颈联“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则揭示了农家经济困境的现实。农民们为了交纳税赋,不得不将蚕茧全部卖掉,而织布机也被闲置在一旁,无人使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经济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无奈。

尾联“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则进一步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里胥在深夜时分经过农家,而农家只能准备一些简单的饭菜招待他,如鸡和黍米制成的酒等。这一句通过描绘里胥的来访和农家的接待,进一步突显了农家生活的艰难处境。

整首诗通过对农家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示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遭受的苦难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他用诗歌来揭示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