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
青云士尽识珍木,白屋人多唤俗名。
重布绿阴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
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

石楠树

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

青云士尽识珍木,白屋人多唤俗名。

重布绿阴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

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

注释:

本自清江石上生:原本就生长在清澈的江石之上。

移栽此处称闲情:被移到此处后,它似乎也成了一种“闲情”。

青云士尽识珍木:那些地位高贵的人(青云之士)都知道它是珍惜的木材。

白屋人多唤俗名:平民百姓多用“俗名”来称呼它。这里的“俗名”指的是普通的树木名称。

重布绿阴滋藓色:重新布置了绿色的树叶,使得藓类植物的色彩更加鲜亮。

深藏好鸟引雏声:鸟儿在深藏的地方,发出引导幼鸟的声音。这里的“引”是动词,表示引导或招引。

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今天我一天看了一千次,每次看都觉得眼睛更明亮了。这里的“益”是动词,表示变得更加、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石楠树在不同地方的不同风貌。从清江石上生长到移植到别处,它经历了一种“闲情”的转变。在高官显贵眼中,它是难得的珍材,但在普通百姓心中,它只是普通的树木。然而,无论在哪种情境下,石楠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重新布置了绿色的树叶,让藓类植物的色彩更加鲜亮;它深藏在鸟儿的引导下,吸引着幼鸟的到来。诗人对石楠树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每天反复观看,每次看都感觉自己的眼睛更明亮了。这首诗通过对石楠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