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彊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韝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注释】
木兰:指花木兰。
杼(zhù)嗟:织布声。
复:又,再
戚戚:悲伤的样子
强:勉强
易:换。
秣:饲草料。
胡沙:指沙漠。
朔风:北风。
羸病(léi bìng):瘦弱多病。
强自扶:勉力自振。
纨绮裳:精美的衣裳。
干将:古剑名。
燕支:山名,在今甘肃境内。
于阗羌: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地区。
将军:这里指木兰的父亲。
丝簧:丝弦乐器。
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过去是英勇的战士,现在却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亲戚:指同姓的人。
酒贺父母:用美酒来祝贺父母。
始知:才知道。
生女与男同:女儿和儿子一样好。
崎岖:艰难险阻地行走或前进。
言声虽是颜貌殊:虽然声音不同了,但相貌却没有变化。
惊愕(è):惊讶害怕的样子。
叹息徒嘻吁:只是感叹叹息,无法言说。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世上哪有像花木兰这样的忠贞不渝的儿女之情呢?
节:节操,指忠孝之心。
两不渝:始终不变。
焉可灭:怎么能够抹去或消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边塞,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全诗语言简括,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歌颂了木兰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木兰歌》是一首叙事乐府民歌,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此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边塞,建立功勋,胜利归来,受到皇帝和父母的赞扬的故事。全诗语言简扼,结构紧凑,情节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著名的一首诗篇之一,它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头,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建功边疆、荣归故里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木兰形象。她热爱亲人,忠于祖国,报效人民的美好品质,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旺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