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
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
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注释】
奉试咏青 :在朝廷应试时,应制诗作。
辟天光远:开辟了遥远的天空。
春还月道临:春季又回到月亮的路径上。
草浓河畔色:草丛浓密覆盖河岸边的颜色。
槐结路边阴:槐树结着路边的阴影。
未映君王史:没有映照出帝王的历史。
先标胄子襟:首先标榜的是贵族子弟的胸怀。
经明:指学识渊博。
可拾:可以捡起来。
致云心:达到如白云一般高洁的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奉试咏青”为题,意在借咏青竹,抒发自己渴望得到圣主赏识,施展才华的心愿。诗中描绘青竹,赞美其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形态,同时,也通过青竹,寓意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首联写青竹之高远,表现青竹的高大与挺拔,以及青竹的茂密,突出青竹的茂盛,同时,也暗示青竹的高洁品质。
颔联写青竹的幽深,表现青竹在河边的幽静,以及青竹在路边的阴凉,突出青竹的幽深,以及青竹的凉爽,同时,也暗示青竹的高洁品性。
颈联写青竹之志士风范,表现青竹的志向远大,以及青竹的情操高洁,突出青竹的志士风范,以及青竹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暗示青竹的高洁品质。
尾联写青竹之高洁心境,表现青竹的高洁品质,以及青竹的心境高洁,突出青竹的高洁品质,以及青竹的心境高洁,同时,也暗示青竹的高洁品质。
这首诗以咏青竹为题,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一种寄托。诗中通过对青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圣主赏识,施展才华的心愿。同时,诗中也通过青竹,寓意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