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
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
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注释】

奉酬处士叔见示:酬和酬谢。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叔见示,指诗人对处士叔的酬答。

挂缨:系在帽子上的装饰物,表示清高。

积雪卧郊园:指诗人在雪中休息的庭院。

叔父亲降趾:指处士叔来访,并带着礼物来到门口。叔父,指处士之兄。

壶觞:盛酒器。

高斋:高堂,指诗人住所。

道心存:心中存留着道心。

即此同疏氏:在这里,我与您共同追求道义。

可以一忘言:可以彼此畅谈而不被言语所累。

【赏析】

这是一首酬谢诗。诗人对处士叔的来书表示感激,并作此诗以答。全诗写自己对处士叔的敬意和交往的愉快。

首联“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诗人自谦说,我像挂着缨珞一样守着贫困的生活,躺在雪地里休息于郊外的园林。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过着贫寒的生活,但却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

颔联“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诗人说,处士叔亲自来访,还带着酒菜送到了我的门前。这表现出他对诗人的敬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处士叔的欢迎。

颈联“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这里诗人说自己正在高堂上举行宴会,欢乐过后,心中依然存留着对于道义的追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宴席散后,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表明他并不沉溺于享乐之中,而是时刻不忘自己的志向。

尾联“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诗人说,我们在这里可以互相交流,不必用言语来表达。这表达了诗人和处士叔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友谊。他们之间不需要用言语来交流,因为他们已经通过行动来表达了彼此的心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处士叔的尊敬和友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义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