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作者情感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思想主旨,同时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743年)。嘉陵江流经剑门关,李白在四川一带时,多次游历此地。嘉陵江的水声,是他最熟悉的声音,他写了不少描写水声的诗句,如“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源》)。“闻说双溪窈窕地,扁舟泛月几回渡”(《秋浦歌十七首》其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等。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深上人的信。信中李白以自己的诗才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嘉陵江水声比作古神禹迹,用“水性自云静”来说明嘉陵江水声虽小而细微,但并非没有声响,而是“石中本无声”,表现了嘉陵江水声的激越与壮美。最后两句说,嘉陵江水声与雷声相激荡,使山间空谷为之震动;这种声音,正是我寄给远道而来的深上人(指深法师)听的。

【答案】

译文:

凿开崖壁让急流奔腾,赞美古圣大禹的足迹。

夜里听到山间旅店传来喧哗声,独宿却无法安稳入眠。

水声本自平静,石头里本来就没有响声。

如何两股激荡的水流相互冲击,山谷中的雷声就响起了惊天动地。

这是给深上人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于物我的情意。

赏析:

全诗紧扣题面,由江水引出对自然之声的描述,再由自然之声引出对自我之情的认识。首句“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点出诗旨,并交代了诗的写作对象,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称古神禹迹”一句,承接前一句,将笔触从江水引向江水源头——嘉陵江上游的险峻山峡。“称”字表明作者在赞叹,在颂扬。“称”字也表明作者认为嘉陵江的水声是古代伟大的禹治理洪水时所留下的遗迹,这既是赞颂禹的伟大功绩,也表明作者对禹的景仰之情。

颈联两句“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是对前文的直接回应,进一步渲染作者夜宿山店时的孤独和不安。“夜喧山门店”是实写,“独宿不安席”是虚写,虚实相生,更显出作者夜宿山店的孤寂。

尾联“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两句紧承前两句之意,由江水引出自然之声,再由自然之声引发对自己心境的思考。“水性自云静”是实写,“石中本无声”是虚写,虚实相生,更加凸显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则是对前面的总结。作者通过对比江水与雷声的激荡,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而当这种孤独感在自然界中得以体现时,作者则感到惊讶不已。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对嘉陵江水声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