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注释、重点字词等来概括分析。本题中,“清时重儒士”,指出当时重视儒家士大夫;“纠郡属伊人”“薄游长安中”,指出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描绘出送别时的盛况;“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写出了分别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①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的爱戴。②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的爱戴。③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④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的爱戴。⑤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⑥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⑦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的爱戴。⑧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受到百姓的爱戴。⑨指周宣州在任期间为百姓造福。
译文:
当今盛世,朝廷重视儒士,你治理宣州,深受百姓爱戴。你在京城长安游览,结交了许多朋友。京城的英豪如云聚集,为你饯行,送你离开京城到边塞之地任职。你高车驾临长路,日暮时分,路途烟尘漫天。我思念那晚上的宴会,已经度过这春天的时节;从此一别后,只能遥遥寄望于吴越和秦岭。只见年岁流逝不停,又怎能知道何时再能相会?但愿你能保持美好德行,可以解除你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之作。诗人先从时代背景上着笔,写自己生活在一个重视儒学的时代,然后点明友人周录事去任职的地方是宣州——一个地处江南水乡,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地区。接着,诗人以赞美的口吻,称赞友人治下的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因为友人要去的地方是远离京都的边远之地。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离别之后的感伤与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友人未来的关心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