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
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
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
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
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
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
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
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
聊从郡阁暇,美此时景新。
方将极娱宴,已复及离晨。
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
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注释】

建中即藩守:在建中时为地方官。天宝为侍臣:在天宝年为皇帝侍从官。两都士:指长安、东都洛阳两地的文士。多阅诸侯人:见识过不少诸侯国的士子。邹生:指邹儒立。乃后来:后来出生,即后来出生的人。英俊:指杰出的人才。亦罕伦:很少能超过他。为文颇瑰丽:作诗文章很瑰丽。禀度自贞醇:禀性清雅,气质纯朴而端庄。甲科: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推令名:推举为好名字。延阁:指延英殿。播芳尘:使芳香散布于朝廷之上。再命趋王畿:又被任命为朝廷使者前往京都。请告奉慈亲:请求告假回家探望双亲。一钟信荣禄:相信可以因荣华富贵而得到升迁。昆弟:兄弟。俱时秀:同时都很出色。长衢:宽广的大道。当自伸:自然会有所施展。聊从:姑且跟随。郡阁暇:郡守的府邸闲暇时。美此时景新:赞美这美好的景色。方将:正打算。极娱宴:举行盛大的娱乐活动。已复及离晨:又到了离别清晨的时候。省署:尚书省。惭再入:惭愧地再次进入尚书省。江海:指家乡。海绵十春:比喻离家已很久。阊门路:指长安南面的长安门大街。握手子归秦:握着朋友的手一起回到故乡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与友人邹儒立分别后所写的赠别的诗篇。首联写诗人在建中年间就做了地方官,天宝年间又为侍从之臣;二联写作者在长安、东都洛阳见过许多有才能的人,其中尤以邹儒立最为突出;三联写邹儒立的文章很有特色,其禀性纯朴端庄,学识渊博,为人忠厚老实;四联写作者与邹儒立分别,对邹儒立十分惋惜和敬佩,认为他一定会大展宏图,取得显赫的成就;五至八句写自己虽然也才学过人,但不如邹儒立,现在又要告别了,心中很是愧疚不安。最后两句写自己要离开京师,回到家乡去了。全诗表达了作者与邹儒立深厚的友谊之情,也反映了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