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注释】
雁门: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
马邑:古县名,故城在今山西省朔州县东北。
突厥三台:指唐初李靖征服突厥的三处地方:灵州、定襄、天山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戍边关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雁门山的壮丽景观及边关战士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们英勇善战、忠于朝廷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雄浑阔大,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开头二句“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写雁门山的壮丽景色及边关战士们的生活状况。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在这样美丽的山河里,战士们正在喂着肥壮的战马,准备出征。“雁门”即指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雁初飞”,既点明时令,又渲染出一幅早春时节的雁门山图景。“马邑阑中马正肥”,则具体写出了士兵们喂马的情景:那肥壮的战马正站在栏中悠闲地觅刍觅草,好像在等待主人的召唤。两句一前一后,一远一近,一虚一实,相映成趣,把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为下一句的紧张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四句“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写的是傍晚时分,当太阳快要西沉的时候,忽然有一个驿站的使者匆匆赶到,送来了一封急报;而此时,又有从南北两边赶来的征衣送交将士。这里,诗人用“日旰”、“驿传”这两个词,把边关战士的艰苦生活描绘得更加真切动人。“日旰”即指太阳偏西,天色已晚;这里也暗寓了时间紧迫,战事吃紧的意思。“驿传”是古代传递文书、消息的地方;这里用它来表示使者往来频繁,军情紧急。这两句是写军情危急。“殷勤”一词,不仅表明军情紧急,而且也反映了边关将士们忠于职守、忠于皇帝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描写,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例如,诗中对景物的描绘就抓住了最能体现其特征的事物进行描写。“雁初飞”、“马正肥”等句,都是选取最能反映边关战士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典型细节进行描写,从而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另外,诗中的动词运用得也很巧妙。如“雁初飞”、“马正肥”等句,都用了动词“飞”和“肥”;这些动词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关战士生活的环境和特点,而且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