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举国贤良尽泪垂
  • 这句描述的是整个国家的人都因为某种重大事件而流泪,这里的“贤良”泛指有才能的人,“举国”表示整个国家或人民。
  • “尽泪垂”描绘了人们因悲伤而泪流不止的情景。
  1. 扶苏屈死树边时
  • “扶苏”,秦朝的公子,此处指的是历史上的秦始皇的儿子,名子婴。
  • “屈死”意味着被冤枉或者遭受不公待遇而死,常用来指代无辜之人因政治斗争而牺牲。
  • “树边”可能象征一个孤立无援、环境凄凉之地,如边疆或偏远之地。
  • 这里暗示了扶苏可能是在一次政治斗争中不幸去世。
  1. 至今谷口泉呜咽
  • “谷口”指的是山间的山谷入口,也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泉呜咽”形容山谷中水声悲切,仿佛在哀叹或诉说着什么。
  • 此句表达的是尽管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但某些事件或情感的影响依旧深刻,泉水似乎在默默传达着对往事的追忆和哀伤。
  1. 犹似秦人恨李斯
  • “秦人”特指秦国的人民,反映了历史背景中的地域特色。
  • “李斯”是秦朝的一位宰相,因反对赵高而遭致杀害。
  • 这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然景观(泉水)的持续鸣咽,表达了一种对过去事件的持续哀思和不解之情。

译文:
整个国家的贤良都为之落泪,正是扶苏在边树旁冤死的时候。至今那山谷口的泉水还在呜咽,好像还在诉说着秦人的怨恨,因为他们杀了李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再现和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对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树边”象征孤立无援,“泉水呜咽”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回声。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哲理性,同时也触动了读者对于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