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

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

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这首诗的标题为“折杨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译文、注释和赏析:

  1. 万里边城地
  • 注解:边塞之地,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译文:遥远的边疆城市。
  1. 三春杨柳节
  • 注解:三春,指的是春季三个月,即阳历三月。杨柳节,指与柳树有关的节日或庆典。
  • 译文:三春之际,杨柳成行,正是柳树发芽的季节。
  1. 叶似镜中眉
  • 注解:“叶似”比喻柳叶的形状。
  • 译文:柳叶如同镜子中的眉毛,形状优雅。
  1. 花如关外雪
  • 注解:“关外”,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因寒冷气候而常下雪。
  • 译文:柳花如同关外的雪花,洁白美丽。
  1. 征人远乡思
  • 注解:征人,即远行的战士。
  • 译文:出征在外的士兵们思念家乡。
  1. 倡妇高楼别
  • 注解:倡妇,古代称妓女为倡妇。高楼,指高处的楼阁。
  • 译文:在高楼上,美丽的妓女们送别即将离去的征人。
  1. 不忍掷年华
  • 注解:不忍,不忍心的意思。年华,指时光、青春。
  • 译文:他们不忍心丢弃自己的宝贵青春。
  1. 含情寄攀折
  • 注解:含情,内心充满情感。攀折,即摘取枝条。
  • 译文:他们在离别之时,用手中的枝条寄托自己深情厚意,不愿轻易放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的美丽和士兵的离愁别绪,反映了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战争的无奈。诗中运用比喻手法,将柳叶形容为镜子中的眉毛,将柳花比作关外的雪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柳的美丽和季节的特点。同时,诗人通过描写士兵的情感和行为,展现了他们对家国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