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披晴雪,千旗猎早阳。
岳临秦路险,河绕汉垣长。
行漏通鳷鹊,离宫接建章。
都门信宿近,歌舞从周王。
【注释】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奉命撰写《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琼岳:指泰山。
奉和:臣下写文章,用“奉和”二字表示尊敬。
圣制: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次:重复,照例套用前人诗文的句式、字句。
应制:应诏制。应诏,指应答皇帝诏书。
陆海披晴雪,千旗猎早阳:陆地上的海水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如同铺上了一层霜雪,千条彩旗在朝阳中猎猎作响。
岳临秦路险,河绕汉垣长:泰山峻岭连绵不断,宛如秦始皇修建的长城;黄河环绕着汉宫的墙垣,仿佛是汉武帝修建的城墙。
行漏通鳷鹊,离宫接建章:从泰山到长安的道路畅通无阻,通往皇宫的路途连接着高耸入云的建章宫。
都门信宿近,歌舞从周王:经过数夜行程,很快就来到了京城的都门,那里的歌声悠扬,舞姿翩翩,宛如来自周朝王室的宫廷乐舞。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李峤奉和御制的《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李峤原官至太子少詹事,后因与张易之兄弟关系密切而贬为陇西郡司马。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再次召他入京,任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这首诗是他回京不久所作,表现了他对朝廷的敬仰之情。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格式,内容上承袭了初唐四杰诗歌的风格,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