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
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
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
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云从海天去,日就江村陨。
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
冥搜信冲漠,多士期标准。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和登会稽山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

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

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

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云从海天去,日就江村陨。

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

冥搜信冲漠,多士期标准。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注释:

  1. 稽山: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又称越峤。
  2. 势入东溟尽:意为山峰之势直指东海尽头。
  3. 烟景昼清:形容清晨烟雾蒙蒙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4. 九峰:指会稽山周围的九座山峰。
  5. 朱绂:指官服,这里泛指官职或权力。
  6. 玄牝:道教中的母性神,象征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归宿。
  7. 野老:指乡村的老者。
  8. 鸣驺:指马嘶声,这里用来形容马的雄壮声音。
  9. 山童:指山林间的孩子。
  10. 仙花:指传说中的神仙之花。
  11. 古蔓:指古老的藤蔓植物。
  12. 竹涧:指竹林旁的溪流。
  13. 松崖:指山上的松树岩石。
  14. 海天:指大海和天空。
  15. 江村:指靠近江河的村庄。
  16. 能赋:指能够作诗。
  17. 丘尝闻:指曾经听说过。
  18. 和歌:指和谐的歌曲。
  19. 冲漠:指浩渺无边。
  20. 多士:指众多贤士。
  21. 期标准:期望成为模范和标准。
  22. 濯缨:意为洗掉衣袖上的尘埃,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23. 长谣:指悠扬的长篇诗歌。
  24. 招隐:指隐居山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会稽山时,有感于山水之美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会稽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