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藏馀烈,皇纲正本朝。
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
咫尺言终直,怆惶道已消。
泪心传位日,挥涕授遗朝。
飞燕潜来赵,黄龙岂见谯。
既迷秦帝鹿,难问贾生雕。
穆卜缄縢秘,金根辙迹遥。
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
罗织黄门讼,笙簧白骨销。
炎方无信息,丹旐竟沦漂。
邂逅江鱼食,凄凉楚客招。
文忠徒谥议,子卯但箫韶。
未见公侯复,寻伤嗣续凋。
流年随水逝,高谊薄层霄。
柱石林公远,缣缃故国饶。
奇踪天骥活,遗轴锦鸾翘。
近者淮夷戮,前年归马调。
始闻移北葬,兼议荫山苗。
圣泽覃将溥,贞魂喜定飘。
异时穷巷客,怀古漫成谣。
【赏析】
《咸通中始闻禇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又诏八品锡其裔孙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此诗作于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作者在这首诗里,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叙述了唐朝名臣、诗人禇遂良的冤死。
“册府藏馀烈,皇纲正本朝。”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作者开首就点明了题旨,即褚遂良被害的经过和原因。“册府”二字,表明褚遂良是被冤杀的,而罪魁祸首则是皇帝。“余烈”二字,则是指褚遂良的功绩。“皇纲”,指国家的法纪。“本朝”,指唐朝。“馀烈”,是说褚遂良为国为民所立的功勋和业绩,“皇纲”,即国家的法纪。“正”,就是端正,纠正。这一句,是说朝廷已经端正了国家的法纪。
“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这是第二句,作者接着写褚遂良被害的原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朝廷根本不听忠臣的劝谏,几乎要使国家灭亡(“几覆”指“几乎要……”的意思,“缀旒”指“没有……的人”。这句意为“简直要使国家灭亡了”),最后只能依靠一个老臣(“祧”指“老臣”的意思),来挽救危亡。“笏”,指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还”,是退下来,表示劝阻的意思;“几”,接近;“覆”,“翻”;“缀旒”,指没有德才之人;“祧”,指祭祀用的木架。
“咫尺言终直,怆惶道已消。”第三句,这两句是说,尽管褚遂良一再劝谏,但皇帝却置之不理,甚至对忠臣的劝谏都不予理睬。“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这里指很靠近;“言终直”,指忠言直说;“怆惶”,意思是悲痛、忧惧。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忠诚的臣子虽然想说出忠心的话,但道路已经被堵塞,没有办法说出来。
“泪心传位日,挥涕授遗朝。”第四句,这两句是说,忠臣在临终的时候,眼泪流尽之后,仍然含着泪水把皇位传给儿子。“泪心”,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遗朝”,在这里指的是将帝业传给儿子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忠臣去世后,他含着眼泪把皇位传给儿子。
“飞燕潜来赵,黄龙岂见谯。”第五句,这两句是写当时的政治形势。“飞燕”,代指武则天。“潜来”,指暗地来到。“黄龙”,指唐朝。“岂见”,怎么能够看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从武则天登上了皇后的位置以后,唐朝就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了。
“既迷秦帝鹿,难问贾生雕。”第六句,这两句是说,自从唐朝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以后,就再也找不回往日的荣光了。“迷”,指迷失方向;“秦帝”,指秦始皇;“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穆卜缄縢秘,金根辙迹遥。”第七句,这两句是说: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秘密进行占卜,认为他的子孙将会成为一代明君。“穆卜”,指秘密占卜;“缄縢”,指封好的书卷;“秘”,这里指秘密;“金根”,指皇帝的车驾;“辙迹”,指车辙印痕;“遥”,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秘密进行占卜,并相信他的子孙将会成为一代明君。
“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第八句,这两句是说:北军的将领们已经夺下了兵权,而东海的节度使也已经被杀。“北军”,指北方的军队;“那”,这里指已经;“夺”,这里指夺走;“东海”,指东边的大海。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北军的将领们已经夺下了兵权,而东海的节度使也已经被杀。
“罗织黄门讼,笙簧白骨销。”第九句,这两句是说:那些诬陷忠臣的小人,正在通过罗织罪名来陷害他们。“罗织”指编织谎言;“黄门”,即宦官;“讼”,指诉讼;“笙簧”,指吹笙的人;“白骨”,指死人的骨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诬陷忠臣的人,正在通过罗织罪名来陷害他们,而死者的亲人也为之悲伤不已。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它与前面各句紧密相连,一气贯通,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褚遂良被害一事的愤慨之情。
《新唐史·褚遂良传》记载:“有疾,上书请归养。上不许。至长安,谓所亲曰:‘吾欲入医药以死耳。’乃称疾不视事。会武三思构间,下御史鞫之,辞连引马者。遂下吏,腰斩于都市。”
这首七绝是作者根据褚遂良的事迹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