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
龙门昔上波涛远,禁署同登渥泽荣。
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时方侧席徵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儒雅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
- “儒雅”指儒家的学问和道德,“传德教行”表示这些知识和行为被广泛传播。
- “几崇浮俗赞文明”意即在追求浮华世俗之余,还称赞这种文明的进步。
- 关键词:儒雅、德教行、浮俗、文明。
- 注释:这里的“儒雅”强调的是知识与品德的结合,而“德教行”则突出了这种结合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赞美文明的进步,诗人表达了对时代精神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于这种文化的追求。
- 龙门昔上波涛远,禁署同登渥泽荣。
- “龙门”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关卡,象征着学术和才艺的考验。
- “波涛远”比喻竞争激烈的环境。
- “禁署”可能是指官府或朝廷。
- “渥泽荣”意味着得到皇帝恩宠和荣誉。
- 关键词:龙门、波涛、禁署、渥泽。
- 注释:这里通过描述龙门和波涛,隐喻了进入仕途的难度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提到“禁署”和“渥泽”,则是在赞扬那些能够获得皇帝恩宠和荣耀的人,体现了对他们才能的肯定。
- 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 “虚散”可能指的是虚无或分散的状态。
- “谬”在这里是错误的意思。
- “陪杞梓”意指辅助和支持。
- “后先宁异感生成”表达的是新旧交替时的不同感受和成就。
- 关键词:虚散、谬当、杞梓、后先、生成。
- 注释:这里用“虚散”、“谬当”和“杞梓”来表达对某些事物的评价,可能是关于某种理论或学说的批评。而“后先宁异感生成”则强调了新旧更替带来的变化和感受。
- 时方侧席徵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 “侧席”是一种古代的座位安排方式,表示重视。
- “徵贤”指寻找贤能的人才。
- “说歌谣”可能是在歌颂或讲述有关贤者的故事。
- “近帝京”表明贤者的事迹与京城紧密相关。
- 关键词:侧席、徵贤、歌谣、帝京。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对于贤者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歌与歌谣在传承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虚实、新旧等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及对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