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绣鞋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玉郎”醉后爱抚绣鞋的图景。
前两句写绣鞋。首句是说:绣鞋上的云纹像天上的蟾蜍(月宫中的灵物)。次句是说:“玉郎”(即贵公子)在酒醉时也摩挲(抚摸)着这双绣鞋。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晋书·王献之传》里说的“王献之少时,尝乘一水牛车,于湍急流中,把脚浸入水中洗去污泥,因见群婢戏泛宫内流,因问:‘欲得青丝线作鞭用,可直几何?’一婢曰:‘待令作之。’献之便住船中,既得丝线,大如意。”另一个是《南史·陈后主传》里说的“后主尝幸临春阁,与宫女嬉游,尝以金钗搔头。须臾,有宫人走报曰:‘楼上见有人抛下一片锦花来。’后主大怒,自上楼看,无所见。宫人又曰:‘又见一个人从楼上掷下五色锦绣。’后主大怒,令人搜其左右。……后主自恃富丽而好声伎。尝与嫔妾游西苑,使宫人驰马采莲,后主自凭玉梯上观焉。复命所司以锦幄裹沉香亭柱,香气溢于殿庭。尝以龙帛缠树为华灯,以杂彩为绳结。又常于市侧悬帐,置百种果饵,任人情所采食。又好远出游赏,至山则驻舆岩穴间,登高临深,以为乐事;或夜游江都,与宫人递相裸谑。又尝游姑孰,临安邸遇大风,吹倒屋壁,后主跣足而立,谓左右曰:‘此恨何如!’因命学士虞世基作《述怀》诗以自喻云:‘日暮途远空愁切,风起江天一片霞。自古穷通皆有命,由来富贵岂关他?画楼朱阁空留结构,玉殿瑶池徒是奢。惟有丹青重惜别,天涯落木不胜斜。’又尝与妃子泛舟,帝自持楫,妃子笑曰:‘官家只会打合水。’帝大笑,回舟还内。后主每游幸民间,有所经略,皆先启后主,然后行之。及闻其不豫,辄辍其事。……
第三句是说:当年陈后主风流倜傥的气概,比陈王陈叔宝差多了。
末句是说:现在只能看见袜罗在波中浮动罢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抓住一个“摩挲”的动作来表现“玉郎”“沉醉”的状态。“玉郎”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概念,一般指贵族子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贵族子弟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细细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