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科后》。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
首句“秋风函谷应诏”,描绘了一幅秋风吹动函谷关的壮丽画面,函谷关位于陕西,是古代著名的关隘,秋天的风穿过山谷,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次句“劲气动河山”,形容秋风的力量之大,足以震动山河。这里的“河山”指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
第三句“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描绘了函谷关周围的自然景观。“偃松”指的是偃伏在地面上的松树,“二陵”指的是函谷关所在的两座陵墓。这里的松树虽然被雨水打湿,但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第四句“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描述了函谷关附近的天空景色。“低云”、“惨重关”都是用来形容天空阴沉、沉重的氛围。这里的“低云”和“惨重关”都给人一种压抑、凄凉的感觉,可能是诗人对国家命运感到忧虑而发。
最后一句“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念。“紫气东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吉祥说法,象征着帝王之气。诗人相信,当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就会有像真人这样的贤人出现,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担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