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
毛乾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焚恨始平。

诗的逐句释义

君子三归擅一名

  • 君子三归:这里指的是君子三次归还,意喻忠诚和重义。
  • 擅一名:占据一席之地,表明地位或成就非凡。

秋毫虽细握非轻

  • 秋毫:秋天鸟兽的细毛,比喻细微之处。
  • 虽细握非轻:即使事物微小,但持有时也不轻视。

军书羽檄教谁录

  • 军书羽檄:军事文书和急件。
  • 教谁录:命令谁去记录或保管这些文件。

帝命王言待我成

  • 帝命:皇帝的命令。
  • 王言:君王的话语,指帝王的旨意。
  • 待我成:等待我的成就。

势健岂饶淝水阵

  • 势健:气势强劲。
  • :放过,不追究。
  • 淝水阵: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东晋时期。

锋铦还学历山耕

  • 锋铦:锋利的剑刃。
  • 还学:继续学习或研究。
  • 历山耕:在山区耕作,形容勤奋努力。

毛乾时有何人润

  • 毛乾时:形容毛发干燥,没有水分。
  • 有何人润:有什么人能够滋润、给予帮助?

译文

君子多次回归却占据一席之地,即使秋毫之微也毫不轻视。军事文书紧急传达,命令谁能记下?皇帝的命令和君王的话语都等待我去实现。尽管气势旺盛,也不会放过淝水之战的胜败。继续学习,继续在山区耕耘。毛发干燥的时候需要谁来滋润?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君子的谦逊与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对胜利的渴望。诗中多次使用“三归”、“教谁录”、“待我成”等表达忠诚和期待的句子,体现了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引,如“秋毫虽细”、“锋铦还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