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
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
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
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
注释:
尚书筵中咏红手帕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
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
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
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
译文:
尚书筵中咏红手帕
用鹤绫做的三丈长的手帕,色彩鲜艳如晓霞一般浓厚,送给东家美丽的少女做她的装饰。
罗带绣裙轻盈地系在身上,藕丝红缕细细地缝制在衣服上。
自从分别后她常常擦拭眼泪遮住娇美的脸颊,走的时候还包着香气飘散的粉胸。
没事的时候就缠上这洁白纤细的手帕,为的是为你在池塘边折下荷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
首句“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开篇便以鹤绫作为主体,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鹤绫作为古代女性的服饰之一,以其独特的质地和色彩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里将鹤绫比作晓霞,既展现了其色彩的鲜艳,又增添了一份神秘之感。接着,诗人巧妙地将鹤绫赠送给东家美丽的少女,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之情。这一细节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热情和真诚。
第二句“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继续描绘出一幅美丽而细腻的画面。这里以罗带和绣裙为主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少女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姿态优雅动人的形象。同时,诗句中的“轻好系”和“细初缝”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她们手艺的钦佩之情。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句“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则是诗人对少女们离开时的描写。这里的“别来”和“行去”分别代表了离别和离去的时刻。泪水滑落到娇美的脸颊上,散发出桃花般的香味;而包香坠粉则形容了少女们离开时的情景,给人一种温馨而感人的感觉。这一细节既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又为整首诗增色不少。
第四句“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则是诗人对少女们离去后的思念之情的描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女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用“无事”来形容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而“为君池上折芙蓉”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象征着他对少女们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一细节既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鹤绫、罗带、绣裙等物品的描绘,以及对少女们离别、思念等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和情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