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
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傅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
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
梦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
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傅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
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
注释:
- 月落灯前闭北堂:月亮落下时,灯光照在北堂,形容夜晚的静谧。
- 神魂交入杳冥乡:形容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境界。
- 文通毫管醒来异:形容梦中的奇妙经历,毫管指的是笔,醒来时感觉与众不同。
- 武帝蘅芜觉后香:形容梦中闻到了花香,仿佛回到了汉武帝时期的后宫。
- 傅说已徵贤可辅:指傅说(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已经被征召到朝廷辅佐帝王。
- 周公不见恨何长:周公未出现时,人们会有所期待和遗憾,但最终他并没有出现,因此不会有长久的遗憾。
- 生松十八年方应:比喻一个人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努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 通塞人间岂合忙:意思是世间的事情繁忙复杂,不应急躁匆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梦”为题,寓意深远,既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又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首句“月落灯前闭北堂”,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画面。月落星沉,灯火阑珊,北堂之中,诗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北堂”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情感或心境,暗示着作者内心的纠结和迷茫。
“神魂交入杳冥乡”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境地。这里“杳冥乡”可能是指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也可能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这种境界让诗人感到既神秘又兴奋,同时也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句“文通毫管醒来异”,则是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一段奇特的经历。这里的“文通”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才能或知识,而“毫管醒来异”则意味着这种才能或知识在梦中得到了觉醒和升华。这种经历让诗人感叹不已,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武帝蘅芜觉后香”一句,可能是诗人在梦中感受到了某种美好的香气。这里的“武帝”可能是指某个古代帝王,而“蘅芜”是一种植物。这种香气让人陶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这句诗也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两句“傅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反思和感慨。其中“傅说”和“周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他们曾经辅佐过帝王,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不禁让人深思,如果当初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它既有深刻的寓意,又有丰富的情感色彩,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