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皆因长养功,浮生何处问穷通?
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
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
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
【注释】
触目皆因:眼前的一切。长养功:培养、养育的功夫。穷通:指贫富贵贱。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用柳长、云簇比喻皇帝的威严。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形容朝廷中繁华景象,也形容朝廷中的权贵们享受着荣华富贵。喧阗处:指热闹喧嚣的地方。沧浪把钓翁:用“沧浪”比喻隐居山林,以渔为生的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沧浪,水名,在今江苏常熟县南,太湖东面。
【译文】
眼前所见都是皇上的功劳,人世间何处才能探求穷通之理?
柳树枝条垂向宫殿,千万缕像丝一样;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烟火弥漫,犹如万朵火焰。
广阔的原野上尘烟飘荡,阳光照耀得赫烈烈;高高的楼阁里帘幕轻拂,薰香袅袅传来。
我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柳树、云烟、尘土、阳光、楼阁等事物,表现了对朝廷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形象,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首联“触目皆因长养功,浮生何处问穷通?”意思是说:眼前所见,皆是陛下的功劳,人世间何处才能探求穷通之理呢?“触目皆因”,即“触目的皆是”,意谓所见所闻无非皆是天子之功业。“长养功”即“养育之功”。“浮生”,犹言浮世,人生,即人间。“穷通”,指人的贫富贵贱、升迁降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见眼前尽是天子的功绩,人世间哪有穷通的道理呢?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感叹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虚幻,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沉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颔联“柳长北阙丝千缕,云簇南山火万笼。”意思是说:柳枝条长到宫殿门前,就像千万条丝线一样;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烟火弥漫,犹如万朵火焰。“北阙”,指帝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泛指朝廷。“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唐长安城内多有终南山的胜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柳树枝条垂向宫殿,千万缕像丝一样;云雾缭绕的山峰上,烟火弥漫,犹如万朵火焰。
颈联“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意思是说:广阔原野上尘烟飞扬,阳光灿烂耀眼;高高的楼阁里帘幕轻拂,薰香袅袅传来。“大野”,指广阔的原野。“熏风”,指春风,这里指吹动帘幕的暖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广阔原野上尘烟飞扬,阳光灿烂耀眼;高高的楼阁里帘幕轻拂,薰香袅袅传来。
尾联“身心已在喧阗处,惟羡沧浪把钓翁。”意思是说: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喧阗”,指喧闹纷扰、声音嘈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身心已经陷在这繁华喧闹的地方了,只是羡慕隐居深山的钓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诗中借柳树、云烟、尘雾、阳光等事物,抒发了对朝廷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形象,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颈联“大野烟尘飘赫日,高楼帘幕逗薰风”,更是传神之笔,将一个繁华盛世与隐士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和对清静、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