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早晨从宜都的岸边出发时,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浩然”一词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宽广和深远的情感。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由于路途遥远,诗人无法见到自己久别的故乡。”巫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山,这里可能象征着家乡或者某种象征性的地标。”阳”在这里可能是指山的另一面,意味着诗人只能从相对的位置遥望故乡。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这句诗描述了一种景象:巫山之巅被云雾覆盖,变得模糊不清。高高的山峰在雾气笼罩下显得朦胧而渺小。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诗人长时间地站着眺望着远方,直到泪水湿润了他的衣服,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悲痛。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诗人通过提及楚襄王,可能是在追忆过去的某个时期或人物,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楚襄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帝王,他的故事或许与诗人的心境有关。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最后一句诗中的”朝云”很可能指的是楚国的王室成员或历史人物,他们如同朝霞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时,这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首句“朝发宜都渚”设定了时间和地点,为接下来的抒情铺垫了背景。接着通过“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两句,诗人表达了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相见的无奈之情。然后,“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壮丽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使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展现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的悲伤,泪水滴落在衣上的场景,生动形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回顾历史人物楚襄王,以及感叹朝云(楚国王室成员)的命运,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氛围。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国家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