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

避雠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

避雠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逐句注释

  •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北风呼啸着吹拂着海边的树木,使得整个边境地区显得萧瑟而荒凉。
  •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在亭台上有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人,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仿佛是对着明月楼发出哀叹。
  •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一个来自北方幽燕的人,从小就开始在外流浪生活。
  •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雠:用红丸和白刃杀害了公职人员,以报私人恩怨。
  • 避雠至海上,被役此边州:为了避免仇敌的追杀,他逃到了海上,并在边疆服役。
  •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故乡的距离遥远,辽河水依然悠长流淌,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每当看到胡人的侵略行为,总是感到羞耻和愤怒。
  •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经历了多少次战斗,直到白发苍苍,仍未能得到封侯。

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组诗作品。该组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