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
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燕耆。
都护凌晨出,铭功瘗死尸。
【注释】
- 塞下曲:边塞民歌。
- 望湖关:山名,在今陕西延安县南。
- 杂虏:指匈奴等少数民族。
- 丧:丧失,损失。
- 鸟啄豺狼将:形容敌军凶恶残暴。
- 沙埋日月旗:比喻战死沙场。
- 赤狄:古代部落名。
- 燕耆:指鲜卑族。
- 都护:汉代官名,负责边疆军事防务的长官。
- 铭功:记功。
- 瘗(yì):埋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激烈的战斗。诗的前四句写战前情况,后四句写战斗激烈时的情况。最后四句又写了战后的情景。全诗从战前的紧张到战斗场面的惨烈,再到战后的凄凉,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汉魏乐府民歌。汉魏时代,中原地区经常发生民族间的战争。这首诗就是当时人民在战斗中的真实感受,反映了他们的痛苦和愤怒。
“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这是说在望湖关上发生了战斗,敌人损失惨重。
“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这是说敌人像凶猛的鸟类和豺狼一样攻击我军,使我军的旗帜被沙土掩埋。这里把敌人比作凶猛的野兽,生动地描绘了敌人的强大和我军的劣势。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燕耆。”这是说我军在战斗中牺牲了许多牛羊,许多部落因此解体。这里用“奔”字来形容敌人的攻势之猛烈,用“散”字来形容部落的瓦解之迅速。这里的“赤狄”和“燕耆”都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都护凌晨出,铭功瘗死尸。”这是说都护在凌晨就出动了军队,为阵亡的将士立碑纪念,并把尸体安葬。这里用“都护”来指代都护府的军队,表明这场战斗是在都护府的领导下进行的。而“铭功”和“瘗死尸”又是对将士们的褒扬和纪念,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