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内容及手法,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胡”指匈奴,“无人行”即没有匈奴人行走。“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的意思是:十万羽林军,临洮打败了郅支。“临洮”是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境内。“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这两句诗意思是:杀掉匈奴的尸骨,投降后汉营的旗帜。“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这两句诗意思是:边关辽阔,牛羊散逃,军队休息帐篷移动。“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这两句诗意思是:空荡荡的陇山之水,悲伤的呜咽着流向远方。“陇”在今陕西陇县,“头”是水流到高处的地方,这里泛指边关。“呜咽向人悲”意思是:水声呜咽地向远方奔去。
【答案】
译文:
十万羽林军,临洮大败匈奴郅支单于的军队;杀死匈奴的尸骨,投降后汉军营的旌旗。边关上空旷辽阔,牛羊纷纷四散逃走,军队也停止下来,帐篷移动。边关辽阔,牛羊散逃,军队停止下来,帐篷移动。流水潺潺,声音凄凉悲哀地向着远方奔去。注释:“胡”指匈奴。“万人”即十万人。“羽林儿”指羽林军。“郅支”是匈奴王名。“临洮”是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境内。“杀添”即斩杀的意思。“降足”即投降之意。“帐幕移”即帐篷移动。“陇头水”即陇山之水,指边关之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军在临洮击败匈奴郅支单于军队的史实。首联点明时间是天汉四年(公元前201年),地点是临洮,突出了这次战役的规模之大和战果之丰。颔联写汉军大胜,杀敌无数。颈联写战后情况,牛羊四处逃散,汉军也停歇下来,帐篷都移动了,表现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尾联写汉军撤军时,边关之水流淌哀怨之声,表达了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情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雄浑,风格苍凉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