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
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
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
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攒。
欣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
诗句解析:
“百官乘月早朝听漏”: 描述的是皇帝和官员们一起在夜晚进行早朝,并听取时间的声音。这里的“漏”是古代用于计时的仪器,其声响被用作时间的象征。
“建礼俨朝冠”: 描述了官员们在早晨开始工作前穿戴整齐,准备参加朝会的场景。
“重门耿夜阑”: 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肃穆,重门可能指宫廷的门禁森严,而“耿”有明亮、不眠之意。
“碧空蟾魄度”: 形容天空中月亮明亮地穿过云层的景象,”蟾魄”通常指月亮。
“清禁漏声残”: 暗示天即将破晓,漏声也接近尾声时,提醒人们准备迎接黎明的到来。
“候晓车舆合”: 表示官员们等待天亮的时刻。
“凌霜剑佩寒”: 描述了官员们的装备,尤其是佩戴的宝剑和剑柄,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显得坚冷有力。
“星河犹皎皎”: 形容银河依然明亮如昼,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银箭尚珊珊”: 描述的是晨光初现时的微光闪烁,”银箭”比喻晨光如箭一样快速升起。
“杳霭祥光起”: 暗示着一种祥瑞之气开始浮现,可能是对新一天的希望或新的开始的象征。
“霏微瑞气攒”: 描述的是吉祥的气息逐渐聚集,如同云朵般密集。
“欣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 表达了对新一天的美好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凤凰一样的高贵生物——鹓鸾那样生活。
译文:
百官在月光下早早来到朝廷聆听漏壶报时的声音,
庄严地整理朝服,守卫严密的门户直到深夜。
明亮的月光穿过蓝天中的云层照亮了大地,
宫廷里传来了清冷的漏壶声,预示着天明。
等待着曙光的到来,官人们的车驾渐渐集合,
他们身上的剑和剑把在清晨的寒气中依然闪耀。
银河依旧灿烂,晨光初现,光芒闪烁如银箭划过天际。
祥瑞的气息开始弥漫,空气中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我有幸迎来了这个美好的时代,永远希望能追随高贵的鹓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帝王和官员们的日常场景以及他们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性元素,如月亮、星辰、云层等,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又寓意着政治上的清明和社会秩序的和谐。此外,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