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仗丹旄引,阴堂白日违。
暗灯明象物,画水湿灵衣。
羽化淮王去,仙迎太子归。
空馀燕衔土,朝夕向陵飞。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第一句“寒仗丹旄引”,描述的是太子在冷风中手持红旄,引导着队伍行进。
- 第二句“阴堂白日违”,描绘的是天色阴暗,太阳已经落山。
- 第三句“暗灯明象物”,意味着在昏暗的环境中,灯光显得格外明亮。
- 第四句“画水湿灵衣”,形容的是水波粼粼,衣服都湿透了。
- 第五句“羽化淮王去”,描述了淮南王的升天离去。
- 第六句“仙迎太子归”,表达了神仙迎接太子归来的情景。
- 第七句“空馀燕衔土”,意味着燕子在空中盘旋,嘴里叼着泥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永恒的思念。
- 最后一句“朝夕向陵飞”,描绘的是燕子不断地朝陵墓方向飞去。
我们对关键词进行注释:
- “寒仗”:指持红色的旌节。
- “丹旄”:指旗杆上的红色旄牛尾。
- “阴堂”:指昏暗的殿堂。
- “白日”:指太阳。
- “暗灯”:指昏暗的灯火。
- “明象”:指明亮的象形物。
- “画水”:指水面波光粼粼。
- “湿灵衣”:指衣服都湿透了。
- “羽化”:指仙人化为鸟兽等飞升而去。
- “淮王”:可能指的是淮南王刘安。
- “仙迎”:指神仙来迎接。
- “空馀”:表示剩余、剩下的意思。
- “燕衔土”:形容燕子不停地啄食地上的尘土。
- “陵”:墓地。
- “朝夕”:表示每天、每时每刻。
我们进行赏析:
这首诗以太子挽歌的形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从“寒仗丹旄引”到“羽化淮王去”,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太子的形象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燕衔土”一语双关,既表达了生命无常的哲理,又寄托了对死者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