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
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
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公无渡河》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所创作的一首悲歌。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狂夫不顾河水汹涌只身过河,而其妻在后边呼喊着却不能阻止他坠河溺水而死的场景。此诗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展现了一种悲郁、狂放而又愤慨的情绪。

诗句原文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
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
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译文
乌云密布,波涛翻滚,浪花仿佛也在忧愁;
刚刚渡过一半,就遇到了湍急的水流,惊险万分。
虽然声音已经消失在云端之上,但河水仍然凶猛地冲刷着岸边;
命运如同悬挂在鱼与鳖之间,我与你一样无法逃脱。
美丽的女子,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步履轻盈地走向那清澈的流水;
我的灵魂飘荡在天际,仿佛能够承载着无尽的哀愁,却无法像草木岩石那样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以“公无渡河”作为题目,借用乐府古题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狂夫和妻子的形象刻画,展示了一种明知山高水深、风浪险恶却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中的“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形象地描绘了渡船时的惊险场景,阴云密布,浪花汹涌,半渡之际,狂夫遭遇激流险滩,生死未卜的境遇,生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则进一步强调了狂夫的决绝与无奈,尽管声势浩大,但终究敌不过大自然的力量,最终悲剧收场。这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与无力改变现实的悲观情怀。

诗中“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美貌与哀伤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因丈夫遇难而悲痛欲绝的心情。

最后两句“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则是诗人对于生死离别后情感的抒发。通过“馀魄”和“遗恨”这两个词,诗人表达了即使死亡也难以带走全部感情,只能将深深的思念和遗憾寄托于音乐之中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狂夫与妻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悲壮而不失浪漫的情感色彩。李白在此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押韵、反复等,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富有美感,同时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公无渡河》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生命无常和爱情悲剧的诗歌,也是李白以其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对生命、爱情、命运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的作品。通过对狂夫与妻子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既狂放又深情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活无常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