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发王孙草,春生君子风。
光摇低偃处,影散艳阳中。
稍稍移蘋末,微微转蕙丛。
浮烟倾绿野,远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气融。
清晖谁不挹,几许赏心同。

【赏析】

《春光好》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风光草际浮”,描绘了春风拂过草野的景象。风轻轻地吹过草丛,使得草木随风摇曳,仿佛在水面上浮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草和风都赋予了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香发王孙草”,描述了花草散发出香气的情景。这里的“香”字既指花草本身的芳香,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此处暗指那些享受着春天美景的人。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春生君子风”,进一步描绘了春风给人的舒适感受。这里的“春”字不仅指春天,还暗示了春风所带来的温暖和舒适。君子指的是有德行、有才华的人,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光摇低偃处”,描绘了阳光照在低矮的地方的景象。这里的“光”字不仅指阳光,还暗示了阳光的温暖。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景及其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受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影散艳阳中”,进一步描绘了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这里的“影”字不仅指影子,还暗示了阳光对物体的影响。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光影效果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稍稍移蘋末”,描述了微风吹过水中的蘋花(一种水生植物)的情景。这里的“蘋”字指蘋花,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第七句“微微转蕙丛”,描述了微风吹动蕙草(一种常绿植物)的情景。这里的“蕙”字指蕙草,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第八句“浮烟倾绿野”,“浮烟”一词形容烟雾缭绕,仿佛飘浮于绿色的田野之上。这句诗通过烟雾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

第九句“远色澹晴空”,描述了远处的景色与晴朗的天空相映成趣,色彩淡雅而清新。这句诗以天空为背景,衬托出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第十句“泛彩池塘媚”,描绘了池塘中的彩色波光闪烁,增添了春日的生机和活泼。这句诗通过池水波光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第十一句“含芳景气融”,描述的是春天的气息与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这句诗通过气息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魅力所在。

第十二句“清晖谁不挹”,“清晖”一词用来形容阳光明媚,令人愉悦的心情。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第十三句“几许赏心同”,这句话表明作者对于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人们能够一同感受到这美好的春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意境。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和谐,从而引发共鸣和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