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馀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注释】

  1. 古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2. 莽苍:草木茂盛的样子。
  3. 荆榛:一种灌木,其茎叶可编为篱笆,故称荆棘。
  4. 驱马荒城:骑着马进入荒凉的城池。
  5. 魏王宫观:指魏王曹植被禾黍(古代祭祀时用的谷物)的宫殿。
  6. 信陵宾客:指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门客。
  7. 雄都旧朝市:指当年繁华的城市。
  8. 轩车:古代的一种车子,上面有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
  9. 带甲三十万:指军队的士兵总数。
  10. 国步连营:指国家的军队连绵不断。
  11. 遗墟:废墟。
  12. 狐狸迹:狐狸在遗址上留下的足迹。
  13. 古地:指昔日的大地。
  14. 摇落:形容秋风吹落树叶的景象。
  15. 倚剑悲歌:拿着剑边走边唱。
  16. 侠客朱亥:春秋时著名的侠士。
  17. 夷门道:指战国时侯嬴曾守的秦将晋鄙的家门外的道路。
  18. 白璧黄金:比喻贵重的物品。
  19. 宝刀骏马:指珍贵的兵器和马匹。
  20. 水东流:黄河向东流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汴京衰败的诗。全篇采用对比手法,前六句写汴京盛况,后六句写汴京衰落。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从汴京四周的自然景物写起。“古城”,指汴京;“莽苍”是说它四周长满了荆棘,一片荒芜。这里用一个“茂”字,把荒城周围的自然景物描写得十分鲜明突出,使人感到汴京昔日的繁荣昌盛。接着,“驱马荒城愁杀人。”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汴京城内。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荒废的城中骑马行走,使我愁思难禁。”
    以下四句又从汴京城内的自然景物写起。魏王宫观、信陵宾客、军容、国步等,都是汴京昔日繁华的标志,现在已都荒芜了,只剩下“遗墟”、“狐狸迹”、“古地”、“草木根”;只有“暮天摇落伤怀抱”而已。这几句与前面的自然景物相对照,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汴京的衰败。最后六句则以抒情为主,写汴京衰落后的萧条景象。“倚剑悲歌对秋草”,“倚剑悲歌”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愤懑,他面对满目凄凉的景色,忍不住发出凄厉的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把过去汴京的辉煌与今天的衰败作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对汴京的衰落有了深刻的认识。此诗结构严谨,首尾相呼应,语言简练有力,具有高度的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