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楼上偏临北斗星,门前直至西州路。
每到瓜时更卒来,祇对黄花□□□。楼中几度哭明月,笛里何人吹《落梅》?
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辕门杯酒别交亲,去去云霄羽翼新。
知君马上貂裘暖,须念黄花久戍人。

诗句赏析:

诗歌原文与注释

君不见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楼上偏临北斗星,门前直至西州路。每到瓜时更卒来,年年只对黄花戍。楼下清风吹断肠,吹落满地黄花雨。楼中几度哭明月,笛里何人吹《落梅》?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辕门杯酒别交亲,去去云霄羽翼新。知君马上貂裘暖,须念黄花久戍人。

诗意解析与情感表达

  1. 戍边生活的艰辛:诗的开头描述了戍守士兵的生活场景,“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描绘了边关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通过“黄花”这一特定意象表达了戍边士兵面对自然条件的挑战和内心孤独的情感。
  2. 战友间的深厚情谊:“楼中几度哭明月,笛里何人吹《落梅》?”这两句反映了士兵们在夜深人静时刻,借助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战友之间的相互慰藉和支持。
  3. 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表达了对有才能的人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建功立业,实现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壮志雄心。
  4. 别离与不舍:从“辕门杯酒别交亲”到“去去云霄羽翼新”,描述了与家人朋友离别的场景和远行前的心情,展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新期望。
  5. 对边疆士兵的深切关怀:“知君马上貂裘暖,须念黄花久戍人。”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戍边士兵生活冷暖的关心,也寄托了对他们长期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崇高敬意。

语言与结构分析

本诗采用了典型的古体诗形式,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戍边军人形象,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文化意蕴与历史背景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更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的赞颂。通过对戍边士兵生活的描写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扬,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价值。

《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不仅是一部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