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注释】

  1. 志士:有远大抱负的人。固:本来。不羁:不受拘束,放荡不羁。
  2. 周旋:往来,来往。
  3. 进则:如果(指做官)。天下仰:得到天下人的敬仰。
  4. 我:我。能晏然:能够安闲无事。晏然,安静的样子。
  5. 褐衣:粗布衣服,这里指平民。东府:指宰相府,这里泛指朝廷。召:征召。
  6. 执简:执掌文稿,指在朝为官。南台:御史台,这里指朝廷。先:居官的上位。
  7. 雄义:威武刚强。特立:特别突出。犯颜:不顾惜脸面,敢于冒犯权贵。图全:保全自己。
  8. 谪居:被贬谪。东南远:指偏远的南方。逸气:超脱世俗的气质。吟芳荃:即吟咏芬芳的荃草。
  9. 适会:恰好遇到机会。寥廓趣:空旷深远的境界。夤缘:依附、攀附。
  10. 扁舟:小船。五湖:指太湖。发缆:解开缆绳。洞庭:《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曾说:“臣尝从大王与齐、赵客游,吹籁慷慨,坐须臾,赵王起,窃其馀音,问之,客曰:‘此临淄倡女歌也。’临淄三千户,宫妇数千人,所唱无他曲,此也。大王闻其所唱,何也?”故以“洞庭”借指吴地。
  11. 浩荡:水势广大而深广貌。海曲:海边曲折处。迢遥:远隔遥远的地方。《诗经·小雅·甫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毛传云:“彼长且高,言远也。”江壖:江河边。
  12. 徵奇:征召奇异的人才。忘返:忘记了返回。将:将要。
  13. 范生智:指春秋时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江湖的故事。足明渔父贤:意谓范蠡的智慧足以证明像渔父一样隐退的人是贤德的。
  14. 郡:郡守,地方长官。新安:山名,在今安徽省歙县西南。渚:水中的小洲。
  15. 佳赏:美好的风景欣赏。偏:偏于一隅。
  16. 日夕:黄昏时分。对:面对。层岫(xiù):层层叠叠的山峰。岫,小山。
  17. 云霞:云彩和彩霞。映晴川:辉映着晴朗的河流。
  18. 闲居:闲居无事。恋秋色:留恋秋天的景色。偃卧:躺卧。含贞坚:怀抱高尚节操。
  19. 倚伏:倚仗、凭借。聊自化:姑且任凭自然。行藏:行迹、去处。互推迁:相互推移变化。
  20. 君:你。振羽翮(hé):振扬羽毛和翅膀,比喻奋发向上。岁晏:年终岁末。冲天:直上高空。
    【赏析】
    这首诗写房乔对仕途进退的态度和思想,抒发了诗人不愿出仕、追求清高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面貌。
    房乔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个著名文人,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他为人耿直刚烈,敢于直言劝谏,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为房州司马,后改任睦州司马,不久又遭谗言而被贬为房州司马(或作“房侍御”)。这首诗就是房乔在房州时所作,是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种回顾和总结,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态度的宣言书。
    开头两句“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点明自己是一个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坚持自己政治主张的志士,并且始终不违背自己的信仰,始终不离开正道,这表现了诗人刚烈的性格和正直的品格。三、四两句“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进一步申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进则天下仰”表明自己要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已之能晏然”说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并不贪图富贵,所以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一切。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在朝廷中受到征召,在御史台任职,担任了重要的职务。东府和南台都是朝廷的重地,诗人在这里任职,显示了自己不畏权势,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在御史台任职期间,敢于挺身而出,不畏强权,敢于犯颜直谏,这种性格特点正是自己所追求的正义和人格力量的表现。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敢于犯颜直谏的品质和性格特点,表现了自己追求正义和人格力量的决心。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由于得罪朝廷权贵而被贬谪到遥远的东南地区,但是自己仍然怀有超脱世俗的志趣,经常吟咏芬芳的荃草。这里的“谪居”、“逸气”、“芳荃”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表现了他虽然被贬谪,但仍保持着超脱世俗的志趣和追求。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正好遇到了开阔深远的境界,清波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品德修养。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在被贬谪期间仍然保持清高的品格和道德修养,表现了自己在逆境中仍然保持高尚品质的决心和信念。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乘船进入太湖中的五湖地区,然后解缆驶向洞庭湖方向。这里的“扁舟”和“缆”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自己乘坐小船行驶在宽阔的水面上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独立自主的生活愿望。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站在海边的高地上俯瞰着广阔的海面,然后驶向长江边的岸边。这里的“浩荡”、“迢遥”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自己站在高处俯瞰大海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向往远大前程、实现伟大理想的决心和信念。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因为征召奇异人才而忘记了返回的时间,因为遇到兴起的机会而将时间延长了一年。这里的“徵奇”和“遇兴”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在征召奇异人才和遇到兴起的机会时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实现理想的执着和坚韧。
    最后两句诗“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终于明白范蠡的智慧和才能是多么高明,也明白了渔父的贤德是多么值得尊重和赞扬。这里的“范生”和“渔父”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和其他人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实现理想的执着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正义、人格力量和高尚品质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实现理想的执着和坚韧。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