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
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
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
【译文】
谁在春江上信守着鱼,可怜那霜刃刚刚截断了它。
鳞甲破碎好似撤去了骚人的屋檐,腹中断裂疑是伤了远客的书信。
躲避渔网几番跃起山影散开,逆风曾蹙浪花仿佛虚掩。
今朝最使家童喜悦,免泥荒畦掇野蔬。
【注释】
巨鱼:大鱼。
见分:分出一半。
酬谢:报谢。
“谁与”句:谁能和春天里的江水一样信守诺言,不捕杀鱼儿?
鳞隳:鱼鳞破碎。
“腹断”句:鱼腹断裂像受了伤的书信。
“避网”句:躲避渔网多次跳跃,山影都散开了。
“逆风”句:逆风时波涛翻滚,浪花仿佛被压抑住了。
“今朝”句:今日家童最为欢喜,可以免去到荒园里去拾野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个渔夫的。诗的开头两句写鱼被渔人所捕获。“谁与”,谁与?是谁呢?这里指的就是那个正在春江上捕鱼的渔人。“谁与”一词,既是问语,又是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渔人捕捉鱼的无奈和愤懑之情。
第三、四句写鱼鳞破碎,鱼腹断裂的情景。这一句是比喻,用“撤骚人屋”、“伤远客书”来形象地描绘出了渔网无情,把鱼打得七零八落的景象。“鳞隳”“腹断”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鱼被渔人捕杀时的惨烈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愤慨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见到渔网时,渔人的反应。“避网”二句写渔人几次跳脱而逃之,山影都散开的样子;“逆风”二句写渔人在逆风的时候,波涛翻滚,浪花都仿佛被压下去了,这都表明了渔人非常机智,能够灵活应对。“今朝”,指今天;“家童”,这里指的是家中的小童。这句意思是家童最为欢喜,因为可以免受到荒园里去拾野蔬。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句话。它不仅写出了渔人的智慧,更写出了渔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句,但是诗人通过这短短的句子,将一个渔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