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甫里先生,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农学家。

陆龟蒙在这首诗中回忆了他曾经拜访的一位高僧——夏日的堂中,那位僧侣静坐于夏堂,对喧嚣的泉水声并不感到烦躁,反而笑称这喧闹正是夏天的特点之一。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让陆龟蒙印象深刻并引发了他的思考。诗句中的“山重海澹怀中印”形象地描绘了高僧心境的宁静与淡泊,而“月冷风微宿上方”则进一步衬托出高僧内心的平和与深远。

陆龟蒙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功名,而应当是在心灵深处找到一种超脱和平静。诗中的高僧就是这样一个象征,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给予了陆龟蒙极大的启迪。这种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正是陆龟蒙诗歌创作中的核心主题。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陆龟蒙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和宇宙的独到见解。陆龟蒙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珍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