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
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
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
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
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
敢云嗣良弓,但欲终守节。
喧哗不入耳,谗佞不挂舌。
仰咏尧舜言,俯遵周孔辙。
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
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
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
冻骭一襜褕,饥肠少糠籺。
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
笠泽卧孤云,桐江钓明月。
盈筐盛芡芰,满釜煮鲈鳜。
酒帜风外㩻,茶枪露中撷。
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
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檗。
方当卖罾罩,尽以易纸札。
踪迹尚吴门,梦魂先魏阙。
寻闻天子诏,赫怒诛叛卒。
宵旰悯烝黎,谟明问征伐。
王师虽继下,贼垒未即拔。
此时淮海波,半是生人血。
【诗句】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敢云嗣良弓,但欲终守节。喧哗不入耳,谗佞不挂舌。仰咏尧舜言,俯遵周孔辙。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冻骭一襜褕,饥肠少糠籺。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笠泽卧孤云,桐江钓明月。盈筐盛芡芰,满釜煮鲈鳜。酒帜风外㩻,茶枪露中撷。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檗。方当卖罾罩,尽以易纸札。踪迹尚吴门,梦魂先魏阙。寻闻天子诏,赫怒诛叛卒。宵旰悯烝黎,谟明问征伐。王师虽继下,贼垒未即拔。此时淮海波,半是生人血。
【译文】:
我像一棵微生参那样灵巧,天生的性情却笨拙。人们都在追求机巧而忽略了真正的智慧。我的家族世代都是唐朝的官员,他们只是继承了稷和卨的传统美德。我只留下了青白色的风骨,虽然简朴但充满了尊严。我仍然保留着祖先的赐书,虽然它们已经断了线无法再续。其中充满了忠孝的精神和文字,它们的光芒将永远照耀后世。我虽然年幼但意志坚定,有着远大的志向。我不敢说可以继承好弓,但我希望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外面的喧嚣声对我毫无意义,谗言和小人的话也无法打动我。我仰望着尧舜的言论,低头遵循周孔的道路。我所追求的只有仁义,怎么会有时间去管理生活琐事呢?即使有以前的田园,现在也已经荒废了。因此我感到困惑和无奈,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我的身体被冻得僵硬,肚子也饿得难受。我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天地之间,任由命运的车轮转动。我躺在孤云中睡觉,钓鱼时坐在月光下。我用筐子装满了芡实和菱角,用锅煮着鲈鱼和鳜鱼。我拿着酒旗在风中招揽生意,手里拿着茶棒从露水中采摘茶叶。我歌唱的歌谣并不是大雅之声,我只是在拾取一些零碎的故事。我可以卖掉渔网换取纸张和竹片。我的行踪还在吴地,我的梦想已经在魏阙之中。我在寻找朝廷的消息时听说皇帝的命令,他愤怒地诛杀了叛乱的士兵。他在夜晚和早上都担忧着百姓的生活,他思考着如何进行明智的决策和军事行动。尽管他的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但叛军的营垒仍然没有被攻克。在这个时候淮海的波浪中,流淌着的是无数无辜者的鲜血。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他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首联“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理解,认为自己是一棵最聪明、最灵秀的植物。然而,他却认为自己天生的性情笨拙,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环境的无奈。
颔联“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在这个社会上,人们都在追求功利和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和良知。即使是走一百条路,也找不到一条真正通往成功的道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接下来的四句“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讲述了诗人的家庭背景及其对祖先的敬仰。他家族世代都是唐朝的官员,他们的传统美德和崇高品德一直延续至今。诗人对此深感自豪和骄傲。
在接下来四句中,诗歌的重心发生了转折。诗人转而关注个人的处境和命运。他感叹道,自己只能留下青白色的风骨(指清廉、正直的品质)。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这种品质。他还怀念着祖先的赐书(指古代帝王给予臣民的恩惠或荣誉),虽然这些赐书现在已经断了线无法再续。
尾联“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天地之间,任由命运的车轮转动。同时,他也表示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他认为只要保持自己的清廉和正直品质,就能够为后世树立榜样。
在整首诗中,韦应物的表达方式非常直白、质朴。他用简单的句子和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他的思想情感。此外,诗歌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主题和情感。如“微生参最灵”中的“微生”象征着微小的生命力量;“天与意绪拙”中的“天”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规律;“甘心付天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坦然面对。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动荡时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失望,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