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此中路,暗出虚无际。
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丽。
三杯闻古乐,伯雅逢遗裔。
自尔等荣枯,何劳问玄弟。
【注释】
此诗写酒乡,是一首咏物诗。
“谁知”四句写酒乡的虚无缥缈,迷离恍惚。
“三杯”二句,借伯雅、玄弟的典故,写饮中之乐。
结末两句写饮者与荣枯无关,何须问津玄弟。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从题意来看,这是作者饮酒时所作。全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酒乡比作人,把酒乡的虚无飘渺描绘得有声有色,形象鲜明,生动传神。
首联“谁知此中路,暗出虚无际”,诗人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对酒乡虚无缥缈的惊叹。“谁知”二字,点明诗人对酒乡的惊异。这一句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知”二字,既指诗人对酒乡的一无所知,也暗含着诗人对酒乡的神秘莫测,更表明诗人的超然心态。诗人以“暗出”二字,说明酒乡并非有意显现,而是自然地在人们眼前展开其虚无缥缈的面纱。
颔联“广莫是邻封,华胥为附丽”,运用了两个典实:一是《诗经·小雅·甫田》中有“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我方我圜,上帝是若”;二是《列子·黄帝》中有“古者在天下也,其思想无穷,而游于六合之外”。这两个典实都是用来写酒乡的虚无缥缈的。诗人用这两个典实来形容酒乡,既表现出酒乡的浩渺无垠,又表现了酒乡的虚无缥缈,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颈联“三杯闻古乐,伯雅逢遗裔”,运用了三个典故:“三杯”指周景王赏伯牙琴的故事;“古乐”指《高山》《流水》两曲;“伯雅”指伯牙。诗人用这三个典故来写饮中之乐。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享受音乐的快乐和满足。
尾联“自尔等荣枯,何劳问玄弟”,是说酒乡中的一切荣辱兴衰都与自己无关,何必去问那玄弟(即玄冥,传说中主管冬季阴气之神)呢?这一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概括。它既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豁达态度,又表现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