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一以散,中心散何疑。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
静则守桑柘,乱则逃妻儿。金镳贝带未尝识,白刃杀我穷生为。
或闻蕃将负恩泽,号令铁马如风驰。大君年小丞相少,当轴自请都旌旗。
神锋悉出羽林仗,缋画日月蟠龙螭。太宗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
禁军近自肃宗置,抑遏辅国争雄雌。必然大段剪凶逆,须召劲勇持军麾。
四方贼垒犹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饥。归来辄拟荷锄笠,诟吏已责租钱迟。
兴师十万一日费,不啻千金何以支。只今利口且箕敛,何暇俯首哀茕嫠。
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巇。冰霜襦裤易反掌,白面诸郎殊不知。
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官家未议活苍生,拜赐江湖散人号。
【注释】
1、物外一以散:指隐居在大自然之中。一以,专一地。散,散心。
2、中心散何疑:意即内心无所疑惑。
3、不共诸侯分邑里:意思是不与诸侯分封土地。邑里,指地方。
4、静则守桑柘:安静下来的时候,就守着桑树和柘树。
5、乱则逃妻儿:混乱时就会逃走。妻儿,儿女。
6、金镳贝带未尝识:指不曾懂得金马玉带的价值。
7、白刃杀我穷生为:意为用刀剑杀死我的穷人是我的耻辱。
8、蕃将负恩泽:指吐蕃的将领背叛朝廷。
9、铁马如风驰:形容铁甲骑兵奔驰如飞。
10、大君年小丞相少:意思是大皇帝年幼,丞相年纪小,当权者少。
11、神锋悉出羽林仗:神锋,指神箭手。悉出,全部出动。羽林仗,指唐禁军精锐部队。
12、太宗基业甚牢固:唐太宗的基业是稳固的。
13、小丑背叛当歼夷:小人物背叛朝廷应当被消灭。
14、禁军近自肃宗置:禁军制度是从唐朝肃宗时期开始的。
15、抑遏辅国争雄雌:抑制和遏制那些辅佐国家的人。
16、必然大段剪凶逆:必定要大量铲除凶恶叛逆的人。
17、必召劲勇持军麾:一定会召唤勇士来掌握军权。
18、四方贼垒犹占地:四面八方的贼营仍然占据着土地。
19、死者暴骨生寒饥:死者暴尸荒野,百姓受冻挨饿。
20、归来辄拟荷锄笠:回来后总是准备扛一把锄头或斗笠。
21、诟吏已责租钱迟:辱骂官吏却因拖欠赋税而被惩罚。
22、兴师十万一日费,不啻千金何以支:兴兵十万人,一天的费用高达千金,这还不算什么。
23、只今利口且箕敛,何暇俯首哀茕嫠:现在那些只顾私利的官员们正忙着搜刮民财,哪有功夫去同情穷苦百姓。
24、均荒补败岂无术,布在方册撑颓巇:解决荒废和贫困问题难道没有办法?这些办法都写在方策上。
25、冰霜襦裤易反掌:穿冰霜做成的内衣裤容易做到。
26、白面诸郎殊不知:不知道的是那些年轻俊朗的小官们。
27、江湖散人悲古道:隐士对古代的道路感到悲伤。
28、官家未议活苍生:皇上并没有打算拯救苍生。
29、拜赐江湖散人号:因此被赐给一个“江湖散人”的称号。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和人民生活困苦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悲惨局面,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全篇采用直叙手法,叙事明快,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明白流畅。《唐诗别裁》云:“此诗直书其事,故其语皆平实,而情事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