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杨柳陌,迢遰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送人游蜀

别离杨柳陌,迢遰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译文:
在杨柳边别离,迢迢远去蜀地门户。
如果听到清越的猿声,应是头发已变白。
彩虹穿过险峻的栈道,风雨夹杂着江水的波涛。
走过所有使人忧愁的地方,那里正是繁华如锦绣的城市。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前往蜀地(今四川一带)时所做。诗的前两句写离别的地点和环境,后两句写对友人此行的期望与祝愿。

首句“别离杨柳陌,迢遰蜀门行”,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面。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用以表达离别的哀愁和不舍之情。这里的“别离”指的是送别,而“杨柳陌”则是离别的地方,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的情感。第二句“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猿猴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而“清猿”则是猿鸣声的清新悦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早日归来的祝愿。同时,“白发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三句“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观。虹霓是指彩虹,它穿越险峻的栈道,为蜀地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美丽。风雨夹杂着江水的波涛,为蜀地增添了一份动荡和不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雄奇壮美。

最后两句“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美好祝愿。“愁人处”暗示了蜀地可能有一些令人忧愁的地方,而诗人却希望友人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到达目的地。“锦城”则是成都的别称,代表了蜀地的美丽和繁荣。这两句诗通过对蜀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行者的关心。同时,通过对蜀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描述,展现了蜀地的雄奇壮美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