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
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
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注释
吟魂不复游:贾岛曾因诗作《寻隐者不遇》中的一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被贬为“鬼录”。这里用“吟魂”指代贾岛的精神或灵魂,表示贾岛已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自由地游览。
台亦似荒丘:指贾岛的诗台,象征着荒凉和寂寥。
一径草中出:一条小径从草中穿过,表现出荒凉与孤寂。
长江天外流:江水仿佛从天外流过,形容江水的流动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暝烟寒鸟集:傍晚时分,烟雾笼罩下的鸟儿聚集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
残月夜虫愁:夜晚月光残破,虫鸣声中流露出深深的忧愁。
愿得生禾黍:希望能有一片丰收的农田,表达对生活安宁、丰收的喜悦。
锄平恨即休:通过耕种来消除心中的怨恨,意味着放下过去的恩怨,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译文
贾岛的灵魂已经无法再自由地游走,他的诗台也像一座荒芜的山丘。
只有一条小路从草丛中穿行,长江仿佛是从天空流淌而来。
傍晚时分,薄雾中的鸟儿聚集在一起,留下深深的哀愁。
我渴望能有一片丰收的农田,通过耕耘来消除我心中的怨恨。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贾岛的怀念为情感基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贾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对贾岛无法再游的哀叹,以及他诗台之荒的感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小径、江水、暮烟、残月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一句则转向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释怀,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