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诗句释义

1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 这是描述一个年轻的童子学习道教修行和诵读佛教经典以寻求出家为僧的生活。

  1.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 贝多叶可能是一种佛经或法器,优昙花则是一种象征佛法的稀有花卉,表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
  2.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 “得度”可能意味着获得出家的资格,”北州”指代中国北方地区,而”东路赊”则可能是指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
  3.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 这里描述了修行者追求内心清净与外在物质的脱俗(如穿上袈裟),反映了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修行目标。
  4.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 钟岭和炉峰是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些圣地或寺庙;飞锡和结跏都是佛教修行者常用的姿势,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中的专注和平静。
  5.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 “深心”可能指的是内心的深刻修为,”大海水”比喻佛法无边无际,而”恒河沙”则形容愿望之大、数量之多,表达了修行者的深厚信仰和广大的愿望。
  6.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 这里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感,因为修行者可能会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远方的寺庙继续修行。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不确定和担忧。
  7.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 “殷勤”意为热情、恳切,”香火”可能指的是寺庙的香烟和供品,”牛车”则可能是形容交通工具或旅行方式。这里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译文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年轻的童子学习道教修行和诵读佛教经典以寻求出家的过程,展现了修行者的坚定信念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贝多叶、优昙花、钟岭、炉峰等,既表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佛法的追求和信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