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注释】
子陵:指东汉的严子陵,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他隐居不仕,躬耕自食,后被召不起。光武帝曾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坚决不受,于是在富春江边垂钓,以“垂钓授命”为名。
颍阳:指汉光武帝刘秀。
旷周旋:指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广施恩泽,礼贤下士。
钓时如有待:指严子陵钓鱼,有如等待知音,并非为了钓取名利,而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钓罢应忘筌:意指严子陵钓鱼的目的不在于鱼,而在于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事:生活所从事的事情。
林壑:山谷,指隐逸的生活。
遗迹:指严子陵垂钓的地方。
高台:代指富贵荣华。
潺湲(chuān yuán):水流声,形容水势缓慢流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读《后汉书》后,感慨于汉光武皇帝(即东汉光武帝)的开明政治,感叹于严子陵的高尚品格,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首联写子陵已不在人间很久,但每当读史书时还常常想起他的贤德。颔联说谁想到这个颖阳人(即子陵)呢,千秋万古就像和他肩并肩一样。颈联说曾经听说汉光武帝曾广施恩德、礼贤下士,对臣子们十分宽厚。尾联说东游到了富春江边的佳地,晚上睡在松下听月亮,早晨看到江面上飘着烟雾,钓鱼时好像有个渔夫等待着我,钓罢之后我就忘了那个渔夫。尾联又写到严子陵垂钓时像在等待什么,钓完后就忘记了那渔具,表示自己与世无争,悠然自得。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子陵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