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注释:
题舜庙:写在舜庙的墙壁上。万代千秋仰圣君:万代,千秋,都是极言时间之久长。圣君,指尧帝。尧是远古传说中的帝王,他仁爱宽厚,以德化民。
蒲坂城边长逝水:蒲阪,古县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南。长逝水,即长江水。
苍梧野外不归云:苍梧,古郡名,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不归云,指大雁不能回巢,比喻舜帝虽死仍如归云一般。
寥寥象设魂应在:寥寥,空寂的样子。象设,古代的一种绘画或雕塑艺术。魂应在,意思是灵魂附体。
寂寂虞篇德已闻: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虞篇,传说中舜的《韶》乐。德已闻,意思是指舜的德政早已被人们所知道。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向晚风,傍晚的风。庭下柏,庭院里的柏树。犹疑,疑惑。琴曲韵南薰,意思是琴声如同从南方吹来,让人感觉像是舜帝的德政一样温暖和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是《题舜庙》。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意象。
首句“古都遗庙出河濆”,指的是舜的庙宇位于黄河岸边,这是对舜帝的纪念。
第二句“万代千秋仰圣君”,表达了人们对舜帝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圣君”是对尧帝的尊称,尧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明君,他的仁爱、宽厚和智慧为后世所传颂。
第三句“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描绘了舜帝的一生。这里用“逝水”和“不归云”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舜帝的不朽。
第四句“寥廓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进一步表达了舜帝的崇高形象和德政已经深入人心。这两句通过“寥廓”、“寂寂”等词,描绘了舜帝的形象和他所代表的德治思想。
最后一句“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则将整个画面收束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庭下柏”和“琴曲韵南薰”都是对环境的描绘,而“犹疑”一词则增添了一丝诗意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