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注】
桑:这里指代战争。
甲兵:古代战争中的兵器。
两蕃:唐时对吐蕃和南诏的蔑称,吐蕃为吐蕃,南诏为南诏。
帝京:指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以“采桑”为题,从出征、战斗到凯旋归来,歌颂了一位女将立下战功的英勇事迹。全诗语言简练,感情奔放,气势磅礴。
首联写征战的频繁。诗人开篇就指出自古以来战争频仍不断,战事连绵不已。接着用“由来尚甲兵。”一句点明自古以来打仗就要用到兵器,突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苦难。
颔联描写了征战的情景。诗人描绘了将军率领大军千里远征,一举平定了两个藩镇,从而表达了对将士们征战沙场,浴血奋战的赞美。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征战的场面。诗人描述了将军在沙漠之中按剑而立,歌声飘荡在帝京城里。这一联表现了将军威武雄壮的形象,也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的赞扬。
尾联则直接点明了主旨。诗人鼓励那些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要立志建功立业,为国家赢得荣誉和尊严。这是对将士们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将士们在征战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坚韧毅力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