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
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一句中,“南洞”“冰棱”“骨耸”“莹然”等词语,是此诗的关键词,也是诗人描写王尊师外貌特征的关键词。“南洞”是说王尊师居住的地方在南方。“冰棱”形容王尊师骨骼挺拔、像冰雕一样,“骨耸”形容其身材高大,“莹然”形容其容貌晶莹剔透。“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一句中,“长昧齿”指岁月蹉跎,“华表”为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一种石柱,多刻有龙凤等花纹。“重来”表示多次回来,表明王尊师已经多次来到这里。“不知年”,说明诗人已多年未见王尊师了,表达了诗人对王尊师的思念之情。“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两句中,“玄龟”“白鹿”都是王尊师的坐骑。“玄龟”指黑色的龟,象征尊贵,“白鹿”指白色的鹿,象征吉祥。诗人以玄龟和白鹿为王尊师坐骑,既写出了王尊师骑术的高超,又表达了王尊师高贵的身份。“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这两句中,“夜深”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华盖”是帝王所乘坐的车,用来形容王尊师的地位高,“丹田”是道家修炼的重要部位,此处借指王尊师的修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表现了对王尊师的敬仰之情。
【答案】
寄王尊师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
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
译文:
天台山南洞里的一位神仙,骨骼挺拔如冰棱,容貌晶莹如玉。我曾看到过他,他在浦江上驾着云雾,我无法看清他的牙齿;他再次来到这华表之下时,我竟然不知道他已经过了多少年。我在溪流旁搭建小桥,让黑龟从桥下走过;清晨我在草丛中采露水,看见白鹿悠闲地躺着。我怀念夜晚的时候,仰望华盖宫,只有你在那里。现在没有人和你说话,只有我们在丹田处谈论修行。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及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首联先写友人的住处,次联写友人的风采,三联写友人的品行,末联写二人相见时的感慨和喜悦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意境清幽、语言明丽、韵味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