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甫,原名叶春及,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32,卒于公元1595
叶春及,明代的诗人,字化甫,号石洞,出生于广东惠州归善县。叶春及其生活的时代是明朝中后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从叶春及其个人生平来看。他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享年六十四岁。他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上疏言政事,其“刚方廉介,学行表表”的形象深入人心。叶春及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还是一位官员。他曾担任过福建福州府福清县教谕、惠安县令等职务,致力于地方教育与治理工作。他严于教规,改善生员膳食,开设课程,教导他们以孝、悌、忠、信为先,学风因此而一变。这种兼具文人墨客身份与政府官员职责的多重角色,体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轨迹。
从叶春及的文学成就来看。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被后世称为“诗家之冠”。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时政的关心。例如,他在《用谢惕斋先生韵寿刘古唐翁六十有一》中描绘了一幅长寿老人的景象,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在《赠别韦纯显赴泰和·其二》中,通过对比燕山尘满黑貂裘的情景和祢生赋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与哀愁。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从叶春及的诗歌影响来看。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自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学术成果,如《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等。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平和思想,还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叶春及是一位杰出的明代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时政的关心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叶春及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文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