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相州冬日早衙》
注释:
- 城外宵钟敛:城外的夜晚,人们听到报时的钟声渐渐消失。
- 闺中曙火残:家中的人们看到晨光逐渐消逝。
- 朝光曜庭雪:早晨的阳光照在庭院里的雪上。
- 宿冻聚池寒:隔夜的冰霜聚集在池塘里。
- 正色临厅事:严肃地处理公务。
- 疑词定笔端:用疑问的语气确定笔尖的方向。
- 除苛囹圄息:消除苛刻的刑罚和囚禁。
- 伐枳吏人宽:用斧头砍掉树根的人会心情宽松。
-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黄河以北的功劳还不够显著,淮阳地区的疾病还未平息。
- 镜中星发变:镜子里的星星开始发生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担任相州刺史期间写的一首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问题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色和处理政务的过程,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政治问题的担忧。
首句“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描绘了冬日的宁静景象,城外的钟声渐弱,家中的灯火也渐渐熄灭。这句诗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官员们已经结束一天的工作。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朝光照耀着庭院中的积雪,而隔夜的冰霜则聚集在池塘里。这些细节生动地反映了冬天的寒冷和寂静。
诗人转向政治问题,“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这句话表明他正在严肃地处理公务,用疑问的语气确定笔尖的方向。这表明他在处理政务时认真、严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的描写:“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消除严苛的法律和刑罚,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的愿望。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改革来减轻官吏们的负担,使他们能够轻松一些。
最后几句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黄河以北和淮阳地区的情况并不乐观。他认为那里的功绩还不够显著,疾病也还未平息。这反映了他对国家整体状况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处理政务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政治问题的担忧。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