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
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
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

【解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写河上公的离去,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八十六字,言简意赅、意境优美。首联“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点出了友人离去的时间和原因,为下文作铺垫。颔联“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承接上文,写友人离去后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颈联“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写河上公的行踪以及自己未能及时为他治愈疾病,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写两人离别后,彼此不能相随而感到惆怅,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尊师厌弃世俗而去,精气神已不知所踪,弟子徒然伤心。

济北神仙还在人间,淮南仙草还没有结成。

我们约定最终不能实现,只能孤独凄凉地生活着。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为送别好友所写的赠别诗,是王维诗中的佳品。诗中用典贴切自然,不露斧凿痕迹,语言清新隽永。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与圯上老人的故事;二是《列仙传》中济北神女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富有传奇色彩,且都表现了主人公的超脱和洒脱。

首联“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点明了友人离去的时间和原因。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与圯上老人的故事,一是《列仙传》中济北神女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表现了主人公的超脱和洒脱。

颔联“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写友人离去后的情形。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列仙传》中记载,济北有位名叫神姑的神女,她曾向汉武帝请求不死之药来延年益寿,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但是神女并没有得到长生不老的药,反而在得到药后不到一年就死了。这里的“精魄知何明”指的是神女已经死去,无法得知药到底有没有起作用。

颈联“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写两人离别后,彼此不能相随而感到惆怅。这里用的是两个典故。《列仙传》中还有一段记载,淮南王刘安曾请来一位名叫左慈的人,让他炼丹求仙。左慈炼成了丹药,然后吞下肚里,他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像羽毛一样在空中飘浮起来。后来他乘着云彩飞到了天庭上,在那里他变成了一只白鹤,最后化为一名仙人。这里的“淮南药未成”指的是左慈的丹药还没有炼好。

尾联“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写两人离别后,彼此不能相随而感到惆怅。这里用的也是两个典故。《列仙传》中还有一个传说,东晋时期有个道士叫葛玄,他在茅山修炼了多年,终于修炼成了仙道。后来他的徒弟们要离开他到各地去修道了,葛玄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他们,并叮嘱他们说:“等我修炼成仙之后,你们一定要来找我。”后来他们果然都修成了仙。这里的“两无成”指的是两位徒弟都没有修成仙。

这首诗写得委婉含蓄,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又体现了王维诗中特有的清丽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